根据我国1985年9市0~7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,新生儿身高(卧位长)男孩平均为50。2厘米,其中约95%在46。8~53。6厘米,女孩平均为49。6厘米,其中95%左右在46。4~52。8厘米。生后3个月内身高增长最快,每月平均长3~3。5厘米,共约10厘米。4~6个每月平均增长2厘米。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率1。0~1。5厘米。故小儿生后第一年身高共增长25厘米,1岁时身高大约为75厘米,为出生时的1。5倍。
1岁后的身高增长速度逐渐下降,2岁以后更慢,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左右,4岁时约为出生时的2倍,5岁左右稍慢。至青春前期增长又较快,13~14岁时约为出生时身高的3倍,青春期终末(女18岁,男20岁)停止生长。
根据小儿身高增长规律,2~10岁正常儿童的身高可用下列公式计算:
身高(厘米)=年龄(岁)×5+75
但我国近年来调查资料表明,以上公式计算出的身高值较实际值偏低,故推荐以下公式计算,即2~12岁小儿身高:
身高(厘米)=年龄(岁)×6+77
身高包括头、颈、躯干、下肢长度的总和。小儿这三个部分的增长速度不同。头部生长在先。躯干增长先四肢,但终止生长后于四肢。新生儿上半身较下半身长。以后由于下肢增长较躯干快,故下半身逐渐上半身长得快,身高中心也由脐部下移至耻骨上缘;而后下肢终止增长,但因躯干继续增长,故身高中心又稍上移。整个小儿发育阶段,头颈长度约增长1倍;躯干增长2倍;上肢增长3倍;下肢增长4倍,致使小儿体态逐渐转变为成人状态。在新生儿期,头长占全身高的1/4,到成人期头长只占身高的1/8。如果由于过早活动或受疾病影响,会致使小儿的下肢变曲畸形,这就必然影响小儿全身高度。一旦身高受到影响就不容易矫正。所以小儿时期不但要定期测量身高,而且还要注意身体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。如发现身材矮小,而各部分比例相称,则应考虑是否垂体性侏儒症;如发现下肢比例较同龄正常小儿为短时,则应考虑呆小病。
|